田刚:用爱谱写动人的乐章

发布时间:2016-09-28

  他是“孩子们”眼中可亲可敬的良师慈父,在教育岗位上默默无闻、辛苦耕耘数十载;他是同事们眼中教学有道、治学严谨的优秀榜样,一股以身立教的正能量影响着身边的教师们敬业奉献;他还是专业领域丰硕成果的教授,潜心沉浸于课题研究、专业创作,在业界有广泛的知名度。

  他就是浙江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分析学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作曲理论学术委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主任、音乐分析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16年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田刚。

热衷音乐教育事业,对学生总说“有问题尽管提”

  田刚给人第一眼的印象是面相和善,说起话来既智慧又幽默。他的学生们说,田老师“一身正气” “海纳百川”“见多识广”……,他是一位可以用诸多这样成语描述的优秀教师。采访中,田刚一直强调,“我就是个老师。”简单的几个字,让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在他心中,一声亲切的“田老师”才最动听,胜过千言万语。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田刚将教书育人、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天职,他常说“教师岗位既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事业”。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创新。课堂上,他立足于学生知识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并研究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将枯燥的理论专业知识转化成口语化的浅显易懂语言,用学生最易接受的形式实施教育教学,不断把国内外优秀的研究成果、教学理念传授于学生,鼓励学生多以不同的角度理解音乐构成的方法。不同的著作对某一内容有不同的解释,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量,田刚总是一一分析这些专著的异同和可取之处,让学生完全明白其中道理。

  在学生的心中,田刚威严又亲切、稳重又和蔼。他的课上不仅有严肃的学术氛围更有活泼有趣的互动,看到学生皱着眉,一知半解的样子,他就会说“有问题尽管提”。对音乐充满热情的学生们有时会半夜打电话请教,他也总是孜孜不倦,耐心解答,有时为了一个和弦配置的处理,师生们会讨论许久,直到双方都满意为止。在田刚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教导下,他参与指导的本科学生中,有12人获得专业学会举办的作曲比赛三等以上奖项,指导的 7位硕士毕业生的学术论文获得专业学会论文评选三等以上奖项,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4位硕士毕业生分别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在田刚心里,育人重于教书。他强调,学艺要先做人。他常说,学生在大学期间是人品不断健全完善的重要时期,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性格谦和可亲的他,常常找学生谈心交流,时间久了,学生们开始亲切地叫他“系爸”。现上海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娟同学这样说:“我庆幸能遇到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可亲的老师,真心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对自己总说“老教师要严于律己”

  从四川音乐学院到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再到如今的浙江音乐学院,田刚一直秉承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态度。作为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高为杰教授的学生,他不仅学习了恩师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也传承了恩师高尚的师德师风。

  田刚的老师高为杰教授是公认的学术造诣、师德师风双优教师。在他的影响下,田刚深知,一个教师不仅要在“台上”挥洒自如,更要在“台下”为人师表,因为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一面旗帜,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指引,如果不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那么无论你的道理讲得多透、教育方式多好、艺术感多强,都不能算是称职的老师。秉持着这种理念,田刚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感,以生为本,以身立教。他爱岗敬业的精神也深深的影响了周边的青年教师。“田老师教学有道、潜心育人,一心扑在学生身上,这股正能量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采访中,一位年轻教师说道。

  除了教书育人,田刚从未放弃对自己的要求,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他一直致力于课题研究与专业创作,出版专著、译著各一部,发表论文、作品近30篇(首);多部作品和论文在全国及省级作品比赛和论文评选中获奖,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项目多项。近年来,他还出版了个人声乐作品《钱江,流金的天河》CD,承担了杭州市文化精品工程室内乐《西湖水墨三堤》、交响组曲《聆听西湖》等的创作工作。

  生命中有一种追逐,饱含热情,永不倦怠。事业中有一种向往,大气磅礴,尽心创作。田刚热爱音乐教育事业,享受音乐创作的过程。他心无他物,愿与音乐相伴一生,把美妙的音符转变成动人的旋律,点缀五彩斑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