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音人 | 孙钧:是师似友,树德输艺

来源: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时间:2024-02-03 人气:

2015年,获得曼哈顿音乐学院最高演奏学历——艺术家文凭(Artist Diploma),成为该校自2011年来首位获此荣誉的钢琴家后,孙钧回国任教于浙江音乐学院钢琴系。

任教期间,孙钧始终秉承「因材施教」和「学术结合演奏」的理念,帮助每位学生了解自身优缺点。他注重演奏的科学性,对于不少人因钢琴弹奏方式不当导致手伤的情况,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习得健康的发力技巧。孙钧还积极投身于各种学术教学,如第六届兰州国际钢琴艺术周,担任浙音钢琴系云讲座「名师微课堂•莫扎特专题」的主讲人;在国内外举办多场音乐会,如参与浙音钢琴系青年教师钢琴家巡演、浙音·德清国际钢琴音乐节、杭州现代音乐节,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歌与诗——李斯特和他的时代》、钢琴音乐会《韦伯恩与热夫斯基》,与浙江交响乐团合作意大利作曲家菲力迪的钢琴与乐队的叙事曲推广现代音乐。

从本科到硕士,孙钧在茱莉亚音乐学院求学6年,他从国内外不同的教学体制中汲取养分,结合自身经历在育人实践中加以应用。最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是,孙钧经常会模拟「studio」的方式带大家走台过曲子,「在同学走台的时候,我们如果发现不足,会对他提出建议,在聆听别人演奏的同时能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有学生说,「而轮到自己演奏时,也可以发现仍存在问题的地方,并不断积累舞台经验。」这种在大课进行全面交流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钢琴艺术史》是孙钧负责的专业课程,这门课不仅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而且在浙江省第一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上获奖。课堂采用演讲(presentation)的方式进行,即学生选择相应课题展示后,教师会对学生的演讲内容加以点评并补充。这种教学方式能加强课堂上的交流互动,促使学生在课程中保持思维的活跃,极大程度提高了课上知识传授、接收的效率。

「现在有些学生练琴时只关注谱面和技术,而忽略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手法等相关知识,《钢琴艺术史》能很好地填补这些空白,拓宽学生对作品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这也是孙钧开设这门课的初衷,他在教授过程中极大地拓展了每一课题的知识覆盖面,使学生不仅能学到音乐史知识,同时通过结合和声、曲式、结构分析等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此外,孙钧每年都会在课程中选择一个特定的专题开展讲座,如《莫扎特晚期钢琴协奏曲记谱问题的探讨》《「难听」的现代音乐》《与罗逍然对谈——关于查尔斯·罗森》等。

虽然在专业上要求严格,但在日常生活中孙钧十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在孙钧看来,「一名合格的教师不能只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还要肩负起帮助学生塑造品格、品行、品味的责任。」这不仅践行在与学生相处时的一言一行,更体现于其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与体贴。

有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腿部不慎受伤,当时正值周末,孙钧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其从学校接到医院,并帮助学生办理各种手续。学生在康复过程中行动不便,孙钧还专门为其调整上课时间,给予了非常多的关照。平日里,孙钧还会在课外跟学生讨论足球,并把踢足球的技巧对应到弹琴的要点上,以轻松的方式借助日常爱好讲解专业知识,师门氛围其乐融融。

傅雷先生曾说:「先做人,再做艺术家,最后才是钢琴家。」孙钧遵循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如园丁般孜孜不倦地教导着一批又一批浙音钢琴学子,成为学生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