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杭州开幕。25日晚,由浙江音乐学院主办的“良渚回响”第二届良渚论坛主题音乐会,在杭州苕溪大剧院隆重上演,来自世界各国的嘉宾观众齐聚,聆听水乡泽国的绕梁余音。26日,“中外音乐家对话”平行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音乐精神的递进——中外音乐传统的现代回响”,共同探讨当前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与前沿动态,也带来了人工智能对未来音乐发展的思考。
音乐是传播传统文化的绝佳媒介,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让更多人近距离了解良渚文化和中国音乐的魅力。记者走进音乐会、平行论坛现场,近距离感受“音乐如何点亮中外文明”。
“中外音乐家对话”论坛 见习记者 戴凯霖摄
传播经典需要融合古今中外
在活动现场,指挥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分享了中国经典音乐的重要性,“无论是音乐的创造还是表演,都要树立经典意识,在创作方面要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创作出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同时也要在表演实践方面,对中国经典的音乐作品进行不断的打磨提高,更好的传承经典、传播经典。”
“无论是中国的音乐精神还是外国的音乐精神,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都是在当下这样的文化交流和互鉴中相互了解、碰撞、交融的,我们的音乐在一种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精神上的殊途同归。”在李心草看来,这正是在音乐的视域下,深刻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探索源自良渚文明的涓涓细流,中国经典如何进行跨界融合?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雷佳从文化、文明、文学三重维度进行阐述。“中国古典诗词自产生起,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在雷佳看来,中国的文学与音乐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例如,古代诗歌起源的先秦时期,《诗经》和《楚辞》配乐演唱;近唐代的近体诗,宋元的词,也可入乐而歌,并遗留了众多的词谱和曲谱。
雷佳教授在论坛上发言 官方供图
雷佳说,中国历史中的诗词作品与西方音乐元素的创作融合,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传播媒介和受众审美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音乐在融入现代生活时必须关注现实的精神气质,我们应当采用富有当代感的音乐诠释,为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当代诗词歌曲的创作不再局限于民间吟唱、文人自娱或学院音乐厅的舞台,而是需要在多媒体技术下配合词语音、诗画歌舞。
南非作曲家安迪勒·库马洛,现任教于南非金山大学。他的作品以频谱音乐风格为主,在南非本土音乐界拥有较高威望,其作品也常在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展示。现场,他为与会嘉宾播放了不少自己创作的非洲当地音乐片段,听得台下嘉宾十分陶醉。
“在作曲过程中,我们融合了很多南非科萨族、乌干达音乐的特色。”安迪勒·库马洛说,演出现场,通过钢琴搭配上其他民族乐器,向世界展现了古代和现代非洲音乐。目前,他们尝试把南非的音乐以及和法国的频谱音乐结合起来,通过编曲,与世界有更好的连接。
面对AI,艺术该如何发展?
活动现场,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带来了两位特殊的“音乐演奏家”——“钢琴机器人”和“扬琴机器人”。它们与浙江音乐学院管弦系大三学生邓咏宁合作表演曲目,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技术层面融合了机器人技术、造型艺术、音乐艺术与机械运动等多种前沿应用。
通过现场演绎,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两款“机器人”是通过MIDI算法,将乐谱中的音符、节奏等复杂信息等,转化为机器人可执行的指令动作,从而演奏出流畅且富有表现力的乐曲。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台钢琴演奏机器人具备五级钢琴曲目的演奏能力,目前可以独立弹奏30多首曲子,“它‘学会’一首曲子大约需要三四天,与扬琴演奏机器人合奏则需‘磨合’一周左右,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一共‘学习’了两首作品。”
“非常有趣!我感觉它们的演奏很专业!”西班牙利塞欧音乐学院教授何塞普·奥里奥尔·萨尼亚笑着告诉记者。
钢琴机器人与扬琴机器人 见习记者 戴凯霖摄
与此同时,会场内,各国音乐家正围绕“古代音乐艺术与人类文明发展”和“人工智能时代与未来艺术发展”展开交流对话。
“如今AI不仅可以模仿人类作曲和演唱,还能提供创意灵感的技术支持。这无疑降低了音乐创作的难度,在未来,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算法和算力生成音乐。这很难说是一件好事或者坏事,我们需要两面看待。”南非金山大学作曲系教授安迪勒·库马洛说道。
接着,美国南加州大学音乐产业系教授鲍比·博格教授引用一则“AI在20秒内写出一首完整的歌”的新闻动态,引发了众人的探讨。
那么,AI会取代真正的艺术家吗?对此,鲍比·博格指出,“AI虽然可以制作音乐,但仍需音乐家来辨别什么是有益的音乐,什么是糟糕的音乐。”尽管人工智能在创新性上有所作为,但他仍强调,类似于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创意生成工具,不会是艺术家的替代品,而是一个理想的生成器。
“在我看来,两款机器人的演奏还谈不上是真正的艺术,它缺少一种人演奏的这种人性的温暖。”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分享了自己的观点,艺术创作最大的特征是感性,这是艺术创作最珍贵的一种灵性,体现在艺术表演中,就是创作中的即兴部分。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依然无法捕捉和模仿即兴表演,所以,真正富有创造性、具有温度、具有人性光辉的音乐是人工智能所无法替代的。
主题对话论坛 见习记者戴凯霖 摄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刻,在良渚,音乐家们不再局限于本土文化的滋养,而是积极拥抱世界,从异国风情中汲取灵感、互学互鉴,将不同文化巧妙融合,期待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兼具国际视野的艺术佳作。
音乐是无需翻译的语言
记者了解到,这场音乐会由浙江音乐学院承办,近百名师生参与演奏,其中不乏金钟奖、文华奖等国内外大奖获得者,浙派古琴传承人等。音乐会以良渚文明为核心,选取10部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江南美学特色、多元演奏类型的民族音乐作品。
现场演奏的作品以浙音原创曲目为主,既有埙、编钟编磬等古老乐器的编配,也有钢琴、人声等新元素的加入,通过民族音乐形式、诗情画意的艺术审美,勾勒出良渚年丰、春江花月夜、兰亭等极富中华传统美学的意象。
良渚论坛主题音乐会 官方供图
《良渚年丰》结束的那一刻,台下掌声如雷。在后台,扬琴表演者王溪激动地向记者说道,“我们排练了很多次,只想把最佳的表演给呈现出来,很高兴我们做到了。我们在良渚,与世界级艺术家共享中国的民族乐曲。”她说,登上舞台,很紧张,但心中更多的是自豪。
“很震撼,也很喜欢中国弦乐,在听完之后想更多了解中国乐器的创作,融进自己的教学课件中。”阿根廷国立艺术大学音乐教育家吉列尔莫·威廉·雷赫尔曼在演出结束后,第一时间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观后感。同样,墨西哥作曲家查尔斯·M·钱皮也表示,这场音乐盛宴的演奏水平非常精湛,令人回味无穷,“在良渚,我们感受了不同文明的完美协作,这也是我们来到良渚讨论、交流的原因和目的。”
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艺术总监王甫建告诉记者,在全球化叙事不断演变、文明交流互鉴理念日益彰显的今天,良渚论坛主题音乐会通过“无国界的语言”,动情述说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中华“和”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理解,让丰富多彩的音乐人文交流,推进世界各国向着心相近、民相亲的方向迈进。
新闻来源:https://zjnews.zjol.com.cn/yc/qmt/202411/t20241126_306720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