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浙里:“杭州六小龙”合体炫技!数贸会上演现实版“科幻大片”

来源:宣传部、音乐工程系 作者:宣传部、音乐工程系 时间:2025-09-29 人气:

机器人弹琴写诗

AI助普通人实现“登月梦”

史前恐龙在展馆“复活”互动

 
 

这些童年作文里的科幻场景

正在杭州变为现实

 

9月25日至29日,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浙江杭州举办。这场汇聚了154个国家与地区、381家国际展商、1.1万名国际客商的科技盛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新世界。

 
 

东道主杭州的“科创新势力”在本届数贸会上大放异彩,一众杭州企业的展区里,人气居高不下。此前在新兴产业赛道上频频“出圈”的杭州科创企业,组建起强大的“杭州军团”,成为这场科技盛宴中最耀眼的明星。

从人形机器人格斗到仿生手机器人弹琴,从意念控制假肢到混合现实体验,杭州企业正以硬核科技向世界展示中国创新的力量。

第四届全球数贸会主题展区,国际客商与现场展出的人形机器人互动。孙杨洋 摄

机器人“格斗擂台”

展示中国科技硬实力

在全球数贸会的人工智能主题馆,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搭建的“格斗擂台”成为整个展馆最具人气的区域。每当比赛上演,这里都会吸引层层观展者拍照记录。

人形机器人“格斗”吸引参观者。王刚 摄

擂台上,两台G1机器人身着护具展开激烈对抗,直拳、勾拳衔接流畅,机器人即便被击倒也能快速自主起身,其灵活性与拟人化运动能力令人惊叹。

 
 

该公司市场经理高远介绍,G1机器人于2024年5月发布,身高1.32米,拥有29个关节自由度,具备高度灵活性与拟人化运动能力。“在此次的‘格斗’比赛中,我们展示了公司最新的算法技术,就是对于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的运算,像平衡能力、击倒自主站立能力等,都是我们比较核心的技术。”

人形机器人的激烈格斗,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中国在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领域实力的集中展示。

不远处,宇树科技今年7月发布的R1机器人同样引人注目。该机器人已支持开发者进行二次开发,未来有望实现更多复杂动作,为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意念控制仿生手

重新定义人机交互边界

作为“杭州六小龙”之一的浙江强脑科技,将企业最新研发的仿生灵巧手Revo2带到了全球数贸会。这款仅重383克(约等于6个鸡蛋重量)的仿生手,却能实现高达50N的握力,可轻松提起20公斤重物。

在展区现场,Revo2以极高精度模拟人手动作,完成抓取鸡蛋、操作小型工具甚至弹奏简单乐器等对力度和精细度有着高要求的任务,持续吸引着各方参观者了解体验。

 
 

“这款仿生手基于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技术,是可穿戴的。相比侵入式技术而言,对人体不会有任何创伤。”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公关品牌负责人潘思瑜介绍,“它可以读取到皮肤表面的肌肉电、神经电信号,再根据信号去解析大脑的意图,所以用户仅凭意念就能让机械手做出相应的抓握动作。”

机器人为参观者弹奏乐曲。王刚 摄

机器人为参观者演绎音乐。王刚 摄

从“工具”到“身体的一部分”

仿生技术的进化

正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边界

 

在另一展区,强脑科技的智能仿生腿同样引人注目。一位体验者分享了他的感受:“以前的仿生腿像拐棍,只能拖着走路,现在借助它我们能双腿交替行走,既避免了脊柱的损伤,也能更有尊严。”

该仿生腿可通过采集微弱神经信号和肌肉电信号,结合大模型算法推断穿戴者的运动意图,辅助残障人士在不同路面、不同场景行走,甚至支持攀岩、冲浪等高强度活动。

混合现实体验

打破时空界限的文化传承

本届全球数贸会期间,杭州川核灵境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区也“门庭若市”。该公司带来的最新混合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打造了沉浸感极强的数字新世界。

 
 

其展出的《敦煌·飞天梦华录》依托敦煌莫高窟壁画与历史文化,还原敦煌置郡、悬泉公主归乡、玉门边塞等关键历史场景,打破时空界限,让体验者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敦煌千年历史脉络,将文化传承与VR技术深度融合。

“我戴上眼镜后已经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那个空间里面,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体验,我以前从未体验过。”来自突尼斯的客商Hajer Siala在体验后兴奋地表示。

参观者沉浸式体验AI技术复刻的“榆林窟第25窟”。孙杨洋 摄 

参观者与“苏东坡AI数字人”互动。孙杨洋 摄

科技不再只是面向未来的工具

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杭州川核灵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奕江透露:“本届全球数贸会我们已经接触到阿联酋、印尼、突尼斯、新加坡等国家的客户,他们体验了我们的MR、VR技术,都表示希望将技术引入自己的企业,同时也希望把他们国家的特色内容,借我们的技术进行对外输出。”

 
 

在数字文娱区,全球首个“AI动态可交互恐龙数字资产库”同样吸引了大批孩子排队体验。戴上VR眼镜,观众瞬间“闯”进远古的森林,与史前生物并肩而行,感受跨越亿年的生命对话。

全球数贸会期间,小朋友戴VR眼镜进行沉浸式体验。川核灵境供图

情感计算

让机器成为有温度的伙伴

在万有引力的展区,一张特殊的“脸”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款名为“灵动脸”的机器人,能够实时捕捉并映射用户的面部表情,实现人机交互的“共情”体验。

用户戴上特制设备后,其面部表情能实时、立体地投射到机器人脸上,实现千里之外的陪伴。“未来机器人不仅是工具,更是有温度的伙伴。”相关负责人张武龙道出了人机关系的深刻变革。

图为外籍人士体验智慧面诊仪。张煜欢 摄

情感计算技术的突破

正让机器从执行命令的工具

转变为理解情感的伙伴

现场还有更多创新产品,让科技关怀渗透至生活细微处。提供“检、诊、管、陪”一体化服务的康养陪伴机器人,帮助老年人行走、爬楼的外骨骼机器人,这些创新产品共同勾勒出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的未来图景。

中医按摩机器人为参观者按摩。王刚 摄

太空梦想

数字贸易迈入“空天时代”

“欢迎来到地卫二‘月球空港’,当前重力为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伴随着广播戴上头盔,背上舱外航天服生保设备,观众瞬间进入模拟太空情境。

但这不仅仅是一场沉浸式体验。根据地卫二带来的“全球数贸星座2035计划”,首期4颗AI卫星将登上太空,如同“太空超级计算机”一般在轨实时处理数据。现场人们写下的“星愿”也将在2029年前后刻录于硅基芯片,由AI机器人带往月球,留下人类文明的星际印记。

“只有把AI和算力送入太空,人类才可以真正走出地球。”地卫二品牌运营负责人陈军睿表示,数字贸易将正式迈入“空天时代”,这批AI卫星能实时追踪全球货物、智能解析复杂规则,第一个目标是将传统国际贸易的时效缩短30%。

 
 

从地球到太空

数字贸易的边界正在无限拓展

人类的商业活动乃至文明印记

将不再局限于这颗蓝色星球

一位国际客商在体验了所有展区后感慨:“在这里,我触摸到了未来。”而在数贸会现场,未来已不仅仅是被触摸的对象——它正在与现在对话,与人类共舞。

当地卫二的太空计划将人们的愿望带上月球,当万有引力的“灵动脸”实现千里之外的共情陪伴,当强脑科技的仿生手读懂人的意念,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科技盛宴,更是一个科技与人文交融、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图景。

随着“杭州军团”等中国科创力量的崛起,人类奔赴“星辰大海”的征程,正变得更加宽广,也更加温暖。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NPO65wn6Zxp0jAaFaHB3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