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相融 声共鸣—中央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举行

来源:艺术指导教学部 时间:2024-12-05 人气:

11月25日晚,“乐相融 声共鸣—中央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在现代音乐厅上演。本次音乐会由浙江音乐学院主办,艺术指导教学部承办,叔同学院协办,旨在通过本次音乐会,深入贯彻学院深化教学创新改革精神,科学建设艺术指导与合作钢琴专业。音乐会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当晚演出通过“浙音直播”平台进行了全程直播,观看人数达到近10万。

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钢琴伴奏及艺术指导教研室主任韦蔚副教授、管弦系艺术指导教研室主任芦静怡副教授、副主任曹慧副教授带领六位艺术指导教师及十三位优秀学生共同演绎了14首声乐作品和7首器乐作品。音乐会在一曲《流吧,流吧,我的眼泪》中拉开序幕,李紫若以她深情的嗓音与李穆老师精湛的钢琴演奏,完美演绎了这首马斯内的经典之作。圣·桑的《我心花怒放》则由蒋晓珂与隋超老师联袂呈现,歌声与琴声交织,传递出喜悦与激动。林感则带来了两首风格迥异的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以其深情的词曲和真挚的演唱,打动了每一位听众的心。韦蔚老师与林山的合作,选取了歌剧咏叹调《他是祖国的敌人?!》与中国声乐作品《望乡词》,男中音浑厚又细腻的情感处理和与钢琴的悠扬完美契合,以精湛的技艺与默契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中央音乐学院在读博士金翚,深情演绎谷建芬作品《那就是我》,旋律触动心弦,观众沉浸其中。博士生于云龙演唱的《奥丁的海上之旅》与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两首歌曲,体现了声乐与钢琴极高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技术水平。博士生任剑飞与隋超老师的《夜莺》与《我是提塔妮亚》两首歌曲,为这场音乐盛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管弦系也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表演。硕士陈一歌,作为2023年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获得者,演奏恩斯特的小提琴作品《夏日最后一朵玫瑰》,以其纯净的音色和深情的演绎,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听众的心。纪贺顺与周醒老师合作的《f小调中提琴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力量与情感,展现了勃拉姆斯作品的深邃与宏大。伯恩汉德·克罗尔的《室内乐幻想》由王彦琨(长号)和许歌卉老师共同演绎,两位演奏家的精湛技艺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音乐体验。宁悦宁与周醒老师带来了莫扎特的《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第一乐章浪漫曲》,双簧管美妙的音色与钢琴的灵动相互交织,将听众带入了浪漫的幻境。王振少与梁楚辉老师合作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第三、四乐章》,为听众带来了震撼的听觉享受。音乐会的尾声,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得者,第十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小提琴组银奖获得者王耀漳与张星老师联袂演绎赵季平作品《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节选)》,精湛的技艺与细腻的情感,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乐相融 声共鸣—中央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不仅展示了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的高超技艺和艺术追求,也促进了浙音与国内顶尖音乐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音乐盛会,让音乐成为连接人心、传递美好的桥梁。艺术指导教学部也可以通过与兄弟院校的交流研讨,在教学规范、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开拓思路,寻求更多有价值的借鉴与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