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杭州档案馆开展思政课教学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腾飞儿、黄珂漫、王海涛 时间:2025-04-03 人气:

3月2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王海涛带领思政课教学班走进杭州档案馆开展现场教学。

在参观杭州市工业发展档案史料展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百年匠心 物阜民丰”“工业新篇 生活蝶变”“向新而进 智造未来”三个篇章了解了杭州市几十年来的工业变化与发展。“杭粉”“杭线”“杭剪”等传统制作技艺,都锦生、毛源昌等杭州老字号的身影展现在师生面前。周恩来总理批准建设的万人大厂——杭丝联、杭州八大厂之一的浙江麻纺织厂;承载老一辈儿时记忆的杭州火柴厂、杭州冰箱厂、杭州洗衣机厂,把师生们带回上世纪杭州工业建设的火热年代。现场展呈的收音机、电视机、缝纫机、铝制饭盒这些承载了很多家庭的记忆的工业老物件,引得同学们纷纷驻足观看,交流心得。

随后,师生们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参观了杭州城市发展史料展,了解杭州城市建设与规划、发展的历程。通过一幅幅馆藏的旧照片、文档、实物了解了很多当时的历史事件与城市样貌——杭州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西湖疏浚、钱塘江围垦、杭州下沙大学城建设等。在有百年历史的杭州4路公交车线路图前,同学们停下脚步,倍感亲切——这条公交线连接着转塘与城区,承载着过去与未来。在“新华剧院”,同学们观看了《哪吒》《西游记》等经典黑白动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二我轩”照相馆,同学们感受老式照相馆的风味,留下精彩的瞬间,获得了不一样的感受。通过观展,师生们切实地感受到了工业建设和城市塑造的杭州印记,加深了对杭州历史的认知。

在实践教学前,王海涛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进行创新设计,汲取“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改革开放”等教学内容,与杭州市档案馆档案资源进行融合设计,丰富了教学载体。在此次实践教学前,王海涛已经组织5次思政课教学班开展实践教学,与杭州市档案馆建立了常态联系。

同学们表示,这是一次难忘而独特的学习历程:两个展馆之间的有序穿梭,档案资料与实物体验以及声光技术的多元呈现,课堂知识与现实的有机融合,春日里的行走的思政课形式新颖,令同学们感到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