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在施光南诞辰85周年之际,浙江音乐学院“文艺轻骑兵”主题活动暨第七届“施光南主题音乐”晚会在金华市金东区东叶村的光南文化舞台精彩上演。
本次活动以“纪念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诞辰85周年”为主题,由浙江音乐学院与民建金华市委会、金东区委宣传部、金东区委统战部、金东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来自浙音的“文艺轻骑兵”团队携手金东本地文艺工作者、群众代表,用一场充满乡土情怀与艺术高度的音乐会,致敬经典、服务群众,为金东百姓送上了一场“家门口的艺术盛宴”。
演出前,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均寅,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施莹与金东区领导共同上台,为“校地共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向新阶段。
当晚,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晚会分“大地诗篇·故土长歌”“培风图南·奋进力量”两个篇章进行,在铿锵有力的鼓舞《象王行》中正式拉开帷幕。第一篇章以“经典与传承”为主线,声乐歌剧系、附属音乐学校学生用精彩的演绎,带领观众走进施光南音乐中的乡土根脉。叔同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陈钟锐带来二胡独奏《长城随想曲》,弓弦间流淌出对民族精神的深沉礼赞;富可馨的独舞《雁南飞》,用肢体语言诉说着游子对故乡的眷恋,舞步翩跹间仿佛带观众回到了施光南笔下那些充满乡愁的旋律中。当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抒情歌剧《伤逝》响起,现场观众无不被这经典唱段中蕴含的细腻情感所打动。“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共发展,是施光南先生的信仰。”学院青年思政教师,曾获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展示特等奖徐施易带来微宣讲《他,从歌声中来》,深情讲述施光南的艺术人生与人民情怀。
第二篇章“培风图南·奋进力量”以施光南的经典作品呼应时代脉搏。马乙冰同学演唱的《祝酒歌》瞬间点燃全场,这首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典力作,至今仍能点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带着光南先生的音乐回家乡。”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金东区乡贤严圣民与学生同台演唱施光南经典作品《我的祖国妈妈》,醇厚有力的男高音深深传递出浓浓的家国情怀,并将晚会推向情感巅峰。
晚会在大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中落下帷幕。严圣民教授携手“文艺轻骑兵”团队,与现场的父老乡亲们共同唱响这首跨越40余年的经典。台上台下歌声交融,“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声中,灯光映照着村民们洋溢的笑脸,也照亮了浙音与金东校地合作的未来之路。
“这是我们第二次来到源东乡,每一次都收获新的感动。”带队教师、附属音乐学校副校长朱海其感慨道,“施光南先生的精神不仅是音乐艺术的瑰宝,更是‘文艺为人民’的生动写照。我们的‘文艺轻骑兵’不仅要演绎经典,更要通过音乐传递信仰、服务群众。”他回忆,两年前在光南故居举行的音乐快闪和文艺赋美演出令所有参与者记忆犹新,该活动被央广网等媒体报道;当年参演的学生大多已毕业或即将毕业,而今新一批学生接续传承,东叶村成为学校重要的艺术实践基地与思政教育基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的精神将不断激励着浙音学子砥砺前行。
“东叶村是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的故乡。今晚的演出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听父亲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场景。”东叶村村民李大爷感慨,“现在,浙音的孩子们把光南先生的歌带到我们村里,还和我们一起唱歌,这就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