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开幕式于9月8日在昆山隆重举行,本届盛典以“汇中国百戏·展戏曲新颜”为主题,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林为林担任总导演。
自2018年创办以来,百戏盛典已集中展演全国348个剧种及木偶、皮影戏形态,成为戏曲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平台。本届活动共汇聚31个剧种、53家院团的107个优秀剧目,推出39场演出,参演人员超3000人,其中包括36位“文华表演奖”“梅花奖”及“白玉兰奖”获得者。
作为两度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林为林将50年艺术积淀倾注于开幕式创作,以“守正创新”为理念,赋予传统戏曲新的时代气息。“传统不是静止的标本,而是流动的江河,在创新中延续生命,在传承中焕发光彩。”林为林在阐述创作理念时如是说。
本届开幕式突出“以武会友”年度特色,从全国遴选20名优秀武戏演员,每人呈现2出拿手折子戏,组合为10台高水平演出,集中展现戏曲武戏的艺术多样性和高水平传承。“武戏是戏曲艺术的重要支柱,以其独特的形体语言和武打技艺,展现着中华民族的阳刚之气和美学追求。”林为林强调。
整场开幕式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布局与现代声光电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戏曲艺术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保持了各剧种的精髓,也融入了符合当代审美的表达方式。尤其在武戏表演环节,依托精准的舞台调度与光影语言,既突出武戏的刚健之美,又深化其艺术表现韵味,获得现场观众热烈反响。“守正不是墨守成规,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林为林指出,“戏曲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要在保持本体特色基础上不断探索新表达和新传播。”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承载着千年文明的精神密码,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学院近年来持续深化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艺术创作等多路径,推动戏曲当代发展。“戏曲教育要立足传统、面向未来,既要传承经典,更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这一办学理念通过林为林教授的艺术实践得到了完美诠释。学院构建的老中青相结合教学体系及传统与创新并重的培养模式,也为林为林此次执导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