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音乐剧“创新演艺·幕启新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携两场精彩的演艺新空间音乐剧公益讲演会,分别走进浙江图书馆、中国美术学院,为公益活动献出一份力。
9月14日上午,由浙江图书馆、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浙江音乐学院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文澜艺韵——书间新剧场 解谜音乐剧”公益讲演会,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二楼报告厅温情启幕。活动现场,来自戏剧系的团队成员们,先后演绎了原创音乐剧《断桥残雪》选段《孤身但赏繁华景》《都道人间有情》,以及《聊斋·罗刹大梦》选段《来世》等,均由团队成员金毓城作曲,尽显本土文化创意。同学们凭借扎实唱功与生动肢体表达,将角色情感精准传递,现场掌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非凡。
音乐剧表演之外,知识普及环节同样精彩。冷校龙、汪涵、黄思绮、吴双 4 位讲解人,结合前期深入调研的成果,用通俗语言为观众解读演艺新空间音乐剧的定义、特点、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互动问答环节中,他们耐心解答观众关于音乐剧创作、表演的疑问,让艺术普及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真正拉近艺术与大众的距离。当晚,主题公益讲演会又亮相中国美术学院,与美院学生进行深入分享交流。两场活动吸引近400名市民、读者、大学生及音乐剧爱好者到场,沉浸式感受艺术魅力。
音乐剧教研室主任、指导老师何晶表示:“同学们以公益实践的方式将理论阐释与艺术呈现相结合,不仅深化了观众对音乐剧叙事结构、风格特征与历史语境的理解,也构建起从文本分析到舞台表达的完整教学实践路径。”指导老师吴波也表示:“从方案策划到现场呈现,同学们全程主动思考、分工协作,既转化了专业技能,更展现出统筹创新能力。此次活动不仅是暑期实践的圆满答卷,更是同学们以专业助力文化发展的生动尝试。”
此次将音乐剧搬进图书馆及兄弟高校,以“表演+讲解”的沉浸式展演形式,打破艺术与读者的距离,既是社会效益、学术效益、教育价值统一的具体实践,更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美术与音乐剧的的深度联动,为文化惠民注入新活力,为高等艺术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