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浙音音乐厅内暖黄色的灯光与红色主题背景交相辉映,浙音民族室内乐团《火祭——为了不能忘却的的纪念》专场音乐会在此上演。作为乐团2025下半年乐季的开篇之作,这场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音乐会,通过震撼人心的民族器乐演绎,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与精神传承。
音乐会在国乐系青年指挥家赵喆的执棒下拉开帷幕。开篇奏响的《甲午祭》以深沉顿挫的旋律铺陈历史长卷,弓弦间流淌的悲怆与坚毅,瞬间将观众带入对民族苦难岁月的回望中。
谭盾创作的拉弦乐器协奏曲《火祭》堪称整场演出的灵魂。曲目由乐团艺术总监王甫建执棒,国乐系青年教师薛辰茜与乐团青年二胡演奏家裴文钰先后以中胡、二胡、高胡三种音色构筑出当代音乐的舞台祭祀,意韵深刻、悠长,在民族管弦乐队的烘托下层层递进,再配合浙音附属音乐学校合唱团的童声合唱,将对民族悲剧的追思、对战争亡灵的祭奠与对和平的期盼熔于一炉。尤其当 “祭祀、自然、民俗” 三大音乐“色彩块”在舞台上交织叠置,时而松散自由,时而集中有力,现场观众无不被这份穿透时空的艺术感染力所震撼。
乐团副团长周展执棒的《抗战历史歌曲联奏》,分别为《到敌人后方去》《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太行山上》三首诞生于烽火岁月的抗战曲目,作品以铿锵的节奏与昂扬的旋律,再现了先辈们奋起抗争的革命乐观精神。
柳琴与乐队《血色黄昏》,由特邀的中国歌舞剧院柳琴演奏家许多担任主奏。以临沂渊子崖村民保卫战为历史背景,通过沉重尖锐的旋律与强烈的对比,刻画出“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人民英雄形象。
乐队与人声《思想起》由音乐教育学院青年教师汪昌博担任男高音主唱、浙音附属音乐学校合唱团担任童声合唱。歌声与乐队的交融如潮水般层层递进,乐队与人声的交织融合拓宽了乐曲的情感维度与听觉空间。
民谣、钢琴与乐队《黄河》,由钢琴系青年教师吴君麟担任钢琴主奏、浙音附属音乐学校合唱团担任童声演唱。以民族乐器与钢琴的深情对话,表达了中华儿女保卫母亲河的坚定信念,熔铸出新时代的黄河之魂,彰显出不朽的民族精神与磅礴的生命魄力。
王甫建表示,乐团的演奏员平均年龄20多岁,其中绝大部分人是“00后”。但是他们生动演绎再现了那段风雷铁血的岁月,读懂并传递了民族深切的历史灾难,也理解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灵魂。演奏过程中,乐团成员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情感,将作品中 “痛悼”“抗争”“希望” 的情感层次精准传递。
接下来,乐团还将推出《宋韵流声》《深秋叙》《乐·戏》《大曲神韵天地间》等专场音乐会,持续以民族音乐为载体,在历史回望中奏响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