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系学术季暨附属越剧学校实践采风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戏剧系 作者:戏剧系 时间:2025-11-24 人气:

11月14日,为期三天的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学术季暨附属越剧学校实践采风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浙江音乐学院科研处、戏剧系、附属越剧学校、乐典文化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精心策划和组织,吸引近百名师生参与,其中包括7名带队教师及92名来自附属越剧学校中本班与戏音班的学生。

作为学术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实践采风活动以“深耕越剧教学实践,提升专业核心素养”为导向,紧扣越剧表演与戏曲音乐教学核心议题,通过专题讲座、现场公开课、经典剧目观摩等多元化形式,构建起沉浸式学习与深度交流的专业平台,有效打通了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之间的壁垒。

活动期间,一套层次分明、内容详实的课程体系成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载体,实现了理论解析与实践指导的有机融合。越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飞带来的《基本功对角色塑造的重要性——以越剧<女吊>为例》专题讲座,结合经典剧目片段细致拆解,让学生深刻领会到基本功训练在角色情感传递与形象塑造中的基石作用;原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所长朱为总研究员主讲的《戏曲音乐伴奏的舞台形象塑造与演出地位》,重新定义“伴奏仅为辅助”的传统认知,系统阐释了乐队与演员“协同共生、相互成就”的舞台关系;王一敏、金彩芳、李公律3位资深教师联合开设的剧目公开课,采用“分组演练+即时点评”的互动模式,精准破解学生在剧目表演中的细节难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之薇的《梅兰芳表演体系探寻》分享了梅兰芳大师从出身到学艺,再到“梅派”艺术构建、“移步不换形”理念的提出,以点带面让学生懂得“守正创新”的本质所在。教师周派的《走近戏剧艺术,发掘生活之美》与葛家川的《流行音乐演唱鉴赏》则实现了跨领域、跨剧种的知识赋能,助力学生构建多元立体的艺术认知框架。

除专业课程学习外,师生团队还共同观摩了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舞蹈季中的卡特维兹编舞研究社原创舞剧及浙江音乐学院原创音乐剧《有凤来仪》。两场高水准的艺术演出不仅为师生带来了视听盛宴,更激发了学生对越剧艺术创新表达的深度思考。活动全程,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在互动问答、分组研讨等环节积极发声,充分展现了青年戏曲学习者的专业素养与艺术热忱。

此次实践采风活动既是提升附属越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实践,也是该校推进“中本研”一体化教学建设、助力越剧学院(筹)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学生们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将所学所悟转化为专业成长的动力,在锤炼艺术修养与表演能力的过程中,为越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