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11月20日,学院统战部与市、区两级民族工作部门共同在杭州市民族团结进步体验馆举办“浙里石榴红·艺苑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杭州市民宗局、市直机关工委、西湖区委统战部、转塘街道和学院统战部、戏剧系师生等50多人出席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以原创音乐剧《有凤来仪》首演案例为切入点,围绕“以艺术为桥,让民族团结有感有知”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方法深入研讨。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结合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团结,从音乐剧的思想性、艺术呈现和观赏效果等细节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认为作品思想上深挖家国情怀与文化赓续的内涵,艺术上萃取地域传统音乐韵律、舞蹈姿态等文化符号,采用双时空叙事结构,让民族红色基因与文化魅力共生彰显。
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西湖区民促会转塘分会会长、《有凤来仪》项目负责人吴涤表示:“基层创作要深挖交融故事筑牢共鸣根基,再通过搭建沉浸式互鉴平台、激活情感纽带、培育本土叙事能力、构建嵌入式场景让共鸣持续传递,这就是‘校地联建’赋能民族团结的有效路径。”在交流研讨中,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优秀的文艺作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载体和有效催化剂。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观众在审美中感悟“一体”,在共鸣中深化“认同”。唯有将共同体意识融入文化创作传播全程,“润物无声”间方能让“多元一体”理念扎根基层。
校地双方还就统战“校地联建”协作机制作了交流。未来,学院将持续助力城市民族工作,积极探索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有效路径,着力搭建更多“艺苑共同体”交流平台。利用艺术特长,充分挖掘属地民族民间故事、共创文化精品、开展基层展演,让各民族文化在之江大地交织绽放,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在基层筑得更牢,为基层统战赋能共同富裕注入持久文化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