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已失传及濒临失传剧种研究》开题论证会成功召开

来源:戏剧系、科研处、戏剧学研究所 作者:孟欣 时间:2023-11-16 人气:

11月13日,由浙音戏剧学研究所申报的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已失传及濒临失传剧种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学院成功召开。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社科处达昱岐,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教处四级调研员周辉,学院副院长董德君教授,项目首席专家、学院特聘研究员刘文峰教授,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以及科研处、戏剧系、戏剧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参加开题论证会。

达昱岐代表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中国戏曲已失传及濒临失传剧种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表示祝贺,并对浙音近年来在科研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重大项目是现阶段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为确保项目高质量开展、高水平完成,他要求课题组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心全力投入,确保研究质量,不负时代之托,不负历史之责,不负学界之望。

董德君代表学院对领导与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高水平一流”音乐学院目标,坚持开展有组织科研。作为项目管理主体责任方,学院将严格履行管理责任,为项目提供充分的科研条件,督促项目组按计划、高质量完成任务。并将以此次立项为契机,继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与兄弟高校学术骨干、业内专家的通力合作,为文化艺术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贡献浙音力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注入新活力。

论证会评审组组长、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麻国钧教授,评审组成员上海师范大学朱恒夫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王馗研究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研究员汪人元、中国戏曲学院于建刚教授对项目开题进行评审。评审专家和其他与会专家高度肯定了该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研究成果表示期待,并结合各自学术背景,从材料搜集、方法路径、研究框架、时间把控等方面建言献策。

刘文峰及5位子课题负责人浙江音乐学院特聘研究员海震、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白勇华、陕西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何桑、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佳云、浙江音乐学院特聘研究员张刚分别介绍了课题基本情况及研究开展计划。课题拟从实地考察、理论建构和对策研究三个方面入手,采用艺术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比较学、统计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构建有关剧种传承、演变及兴衰规律的理论,并根据国家有关传统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文件,对濒临失传剧种的传承进行对策性研究,推动濒临失传剧种的传承,以及政府、社会对濒临失传剧种的扶持。

据悉,传统戏曲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随着社会变革、外来文化和新兴娱乐形式的影响,传统戏曲艺术的生存出现了困境,一些流传范围小、观众少的剧种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据统计,在现存348个剧种中,有227个剧种在理论上都属于濒临失传剧种,亟待借助专业力量,摸清已失传及濒临失传剧种现状,探寻失传原因、传承规律、保护举措等,对理清传统戏曲艺术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助推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保护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