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学院召开2025年就业工作推进会,系统总结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全面部署2026届毕业生就业任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干武东、王瑞、王均寅、汪洋、李俊、施莹出席。
党委书记干武东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扎实成效,并再次强调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他就全力推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要从国家大局、学校发展、学生成长三个方面深化对就业工作的理解,认识到就业工作是必须抓好的政治责任、使命担当和现实要求。二是构建协同体系,精准打通就业工作“最后一公里”。要压实全员责任,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带头管,教师要做好“一对一”帮扶,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发力,形成“人人关心就业、人人支持就业”的良好局面;要贯穿全程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布局和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开拓就业“蓝海”,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方位协同”的大就业工作格局。三是锚定2026届毕业生,抓实抓细就业重点工作。要迅速学习贯彻,全面部署启动;要精准发力,提升就业质量;要强化协同,凝聚工作合力,希望大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就业工作做细抓实,既为学生前途护航,也为学校发展助力。
院长王瑞围绕就业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早谋划、早动员、早推动”,树立“人人有责、人人有份”的责任意识。就业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尤其要发挥专业教师的核心作用,将就业引导融入日常教学,把就业责任落到具体岗位;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将就业成效纳入考核体系,推动形成全员关心就业、全员参与就业的良好氛围。二要深入研判就业形势,主动适应就业环境的深刻变化。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就业形态日新月异,艺术类就业更面临着特殊机遇与挑战。要深刻认识艺术所具有的特殊人本精神、人文价值在当下的重要意义,既要巩固传统就业领域,也要勇于开拓新兴业态,帮助学生在多元路径中实现价值。三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源头提升就业竞争力。要正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衔接问题,优化课程设置与评价方式,不断调整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战略战术,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业工作,切实搭建好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党委副书记王均寅主持会议,并传达了202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
副院长汪洋宣读了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会上,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先进个人和院系代表作交流分享。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及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