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穿越感官边界的音乐实验,也是一次艺术家面向未来的动人宣言。9月27日下午,作为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特色活动之一,由浙江音乐学院、杭州市商务局主办的“2025智能音乐宣言专场音乐会”,在杭州大会展中心1号馆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卢山,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任贤锋,浙江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周向军,浙江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干武东、副院长汪洋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与来自国内外的数字音乐艺术家、学者和观众共同聆听这场人机共创、人机共生、人机共演的音乐盛会。音乐会由汪洋主持。
卢山为杭州国际电子音乐节艺术总监、杭州国际电子音乐作曲比赛组委会主席张小夫教授颁发评委聘书。
干武东代表浙江音乐学院致欢迎辞。他指出,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浪潮奔涌向前,人工智能正以“润物无声”的力量重塑着艺术表达和艺术创作生态。这种重塑的背后是科学与艺术的深层共鸣,而本次音乐会正是这种融合最鲜活、最生动的范例,让音乐从“听觉欣赏”升级为“多感官沉浸体验”,让艺术创作从“个体灵感”延伸为“人机协同创新”。作为一所扎根于人工智能加速发展背景下的现代艺术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相继建立的数字音乐智能处理文旅部重点实验室、沉浸声文旅部技术创新中心以及浙江省数字音乐现代产业学院等科创平台持续发力,取得显著成果。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与业界同仁的交流互鉴,在创作上探索“人机协同”的新范式、在传播中搭建“数字赋能”的新渠道、在应用中开拓“艺术教育”的新场景,一同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作出更多的创新实践。
启动仪式后,算法协奏曲——2025智能音乐宣言专场音乐会正式拉开帷幕。9位来自国内外的中青年作曲家集中呈现了他们的原创精品力作,其中多数为世界首演或亚洲首演,展示了智能音乐时代人机共创、人机共生、人机共演的前沿探索。
音乐会上半场以《星体》为开场,这部作品运用MediaPipe技术,将手势和姿势识别数据转化为音乐参数,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表演形式;《明乐新声》将明代琵琶与实时电子音乐相结合,让古老乐器在数字时代焕发新声;《弦语千机》为古琴与一千部手机而作,通过大规模移动设备协同发声,构建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场域;《拈花化影》通过实时AI生成影像,实现了音乐与视觉的同步创造。
音乐会下半场同样精彩纷呈。《呼》则为男低音与电子音乐而作,通过音响空间化设计,构建出立体的声音景观;《潮汐》作为音画实时交互电子音乐,展现了算法控制下声音与图像的流动之美;《蛇之来临》使用自制乐器,探索了乐器物理属性与电子音色的结合可能;《琴熵》为手势识别而作的交互视听电子音乐,不接触乐器即可带给观众音乐的奇妙体验;《月音》为数字打击乐器、多声道计算机音乐系统与现场交互影像而作的作品,通过技术手段重新定义了打击乐的表现边界。
音乐会结束后,现场掌声经久不息。作为本届数贸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音乐会不仅体现了科技在音乐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更为全球观众提供了理解技术发展与人类文明前行的独特视角。在算法与代码构筑的理性世界之外,仍有如音乐般直抵心灵的力量,温柔而坚定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远航。